在实践中获取知识,在合作中相互成长
发表日期:2019-05-22  来源:  作者:
  

       化大附中1+3试验班用各种活动传递着成立之初的想法—培养学生综合素养,突出理化特色。为此,学校设计了丰富的实验课程。2017年3月4日,在化大专家的指导下,学生自己动手制作“水火箭”。这是学生张子帅的实验总结。

     昨天,我参加了学校为我们准备的物理科学实验,这次的实验是由化大的学长们为我们讲解与制作水火箭。
起初,我对水火箭是有一定的了解,跟随学长们看完了视频,本就劈啪作响想制作水火箭的欲望之火进一步熊熊燃烧起来。但是在分组过程中,我迎来了第一个难题,由于到的同学的人数限制,跟我一组的只有张世博一人,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在清华那段日子,领着残缺的队伍,是继续前行,还是宣告放弃?但是我又想起在清华时留下的种种不甘,不禁坚定了我的内心:重要的是学到知识,即使落后于别的队伍也要完成!
首先,我在箱子里寻找合适的塑料瓶,在此过程中,我不断琢磨学长们做的样品“嗯,采用质地较软的可乐瓶,剪裁后要能装下另一个瓶的瓶底”我心里想。随后我观察了同学们的“水火箭”,发现他们一般都是把瓶底塞进另一个瓶里,这使我萌生了一个念头:将2个瓶粘起来,在获得张世博和学长们的认可后,我们立刻开干。张世博负责瓶子的裁剪,而我负责将瓶子进行组装,最终,第一件成品做出来了而在第一次比赛中,我们的水火箭因为不够牢固而“粉身碎骨”,我们立刻赶回实验室,对它进行了加固,同时,我也想出了不同的点子:一开始试飞的时候,我们的加压口有漏水,而我则想到用胶带将其缠死,灌水的话,我和张世博用笔管和用剩的塑料瓶做了一个简易的漏斗,我们两人从来没如此默契,每到要想办法时,就是我的工作,而到了体力活,则是张世博的“舞台”我们拿上第二代水火箭来到操场,同学们看了我们的改进,纷纷表示质疑而轮到我们时,改进的水火箭一下子成绩蹦到了第一,冠军势在必得!事实告诉我我是对的!同学和老师的眼神里也充满了惊叹。可惜在第三次比时,水加的太多导致成绩不理想,失掉了冠军。
这次活动中,我不仅了解了水火箭的原理,还对我们的想法进行了启发,可谓“智体双修”,非常感谢学校能为我们举办这场活动,让我们收益一生,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,让同学们都收益。 

版权所有: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   数字化校园  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8号   联系我们:64936658
京ICP备05038995号